分享者:Steve Wu 創始人
如果用一個字來描述 2023 年,相信這個字勢必會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同:「漲!」
疫情、通膨、戰爭、供應鏈重組,各行各業都承受巨大的成本壓力。因此,調漲價格已是企業經營不得不去面對的難題。然而「漲價」,對業者來說,往往伴隨著失去競爭力的風險,代表著很有可能把辛苦經營的生意拱手讓人。除非情非得已,大部分的品牌能不漲就不漲。這對中小企業、主戰場在庶民經濟的企業來說,更是如此。
多數的經營者,往往不到最後關頭,才會把調漲商品或服務的價格,視為最後的手段。通常都是等到刪減預算、樽節成本到了已經沒辦法再擠出利潤的地步時,才會考慮漲價。畢竟,誰都不願意冒著一漲價就會失去消費者的危機。但既然漲價已是勢在必行,面對問題,有沒有什麼樣的思考,可以讓企業在調漲價格時,仍能降低客戶流失的風險?建議經營者可以採取下五個思考角度,讓企業或品牌以這樣的方式調漲,來阻止客戶的流失:
1. 越快調整比越慢調整好
大多數的企業或品牌在調整商品或服務的售價時,會經歷所謂的延遲效應。一旦宣布要漲價,通路商,甚至終端消費者可能會多囤好一段時間的貨。加上在庫的庫存,市場真正開始販售漲價後的產品可能比想像中還要久,造成漲價後的收益會遞延出現。所以,既然都得調價了,就不應該太晚調整售價。
2. 制定不同的定價策略
經營者在考慮調整價格時,務必將漲價所需的時間、成本、影響範圍考慮進去。到底要漲足以反應成本,或甚至利用這個機會再調的更高,然後給予消費者折扣緩和漲價的衝擊?還是在加價的同時也提出「加值」策略?這是為了讓企業或品牌在考慮價格時,拋開只從「成本」的角度思考。當對價格的考量不只停留在「成本」,而能從「價值」出發(品牌的價值、消費者感受到的CP值),就能產生更多定價上的可能性。
在這裡想與各位分享經濟學上「價格彈性」這個概念。價格彈性是指產品或服務受到價格影響的程度,也就是消費者對產品的價格敏感度。 一般來說,民生用品為生活必需品,即使價格上漲,人們還是需要用到它,因此價格彈性高。而奢侈品為非必需品,因此價格彈性小。然而,在實際的商品訂價策略上,生活基本用品品牌差異度較小,只要調漲數元,消費者就很容易轉向購買競爭對手的產品;而奢侈品具有保值效果,調漲對消費者的影響反而沒那麼大。因此,像衛生紙、沐浴乳等民生消費品價格彈性大、不利於調漲,漲價幅度不宜太大。
為了避免顧客在價格上做比較,企業或品牌應該透過重新建構消費者的採購決定的範圍,改變產品的呈現方式;例如,通路獨家販售、限量限時,或者與名人、名店聯名等。如此一來,調整後的產品或服務會因為無法與原本的產品進行比較,降低調漲價格後消費者的抗拒心理。
3. 先觀察、再跟進
如果你無法評估漲價可能帶來的衝擊,可以先觀察所處行業領導廠商的動向。觀察競爭者如何與通路、合作夥伴溝通?並且分析現階段可能的價格策略為何?一旦同業大廠公開宣布調漲價格,這表示已對市場釋放出訊號,此時便是可以考慮跟進的時候了。相反的,如果同業中沒有任何廠商有調漲的動作,而你卻先行調漲,這會讓企業處於價格劣勢,增加銷量與市占率下降的風險。特別該品牌或企業並非市場領導者,加上想調漲的項目屬於既有產品,在功能或包裝上也沒有升級;此時就不宜搶先市場領導者漲價,造成客戶的流失。
4. 絕對不要偷偷漲價
企業或品牌在調漲價格時絕對不要偷偷地漲價,刻意隱瞞會引起客戶抱怨。如果調漲的是現有的商品或服務,只需要簡單說明是「因應原物料上漲,因此必須調漲價格」,讓消費者知道這個訊息即可。倘若調漲的是新品,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心宣傳,從強調的不是「價格」的調漲,而是提昇商品「價值」這個角度來告知客戶。比方說,提升食材的等級、更嚴格的品質把關等。
5. 創造讓消費者做決定的印象
所以的消費者都喜歡自己「做決定」。所以,在定價時,企業或品牌可以善用這個特質,利用「三欄式定價」的做法,先挑出欲銷售的主力商品,同時推出另外兩個不同價位、但類似的產品:一個比該主力產品售價低、一個比主力產品售價高。透過凸顯主力產品是價格可接受、且品質也不錯的選擇,讓消費者無意間選擇「中價位」的選項,並創造出客戶是自己做決定的印象。
定價一直企業或品牌經營非常重要、卻又不好處理的議題。透過上述的五項思考,希望可以協助大家在思考定價,甚至漲價上能有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