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跑出全世界的人:NIKE創辦人菲爾・奈特夢想路上的勇氣與初心》給我的啟發

分享者:Anita Chen 高績效教練

為什麼公司想要轉型、制度化卻落得失敗下場、不了了之?!企業老闆和主管努力的開會討論,花了大把的時間和精力,將營運模式書面化,但實際要運作導入到公司各階層時卻成效不彰,有時候會可能歸咎於專業顧問提供的協助不切實際,但也很有可能是這些理想化的規劃,到了執行面的時候,開始出差錯了!

這裡有兩個致命的關鍵錯誤,我想提出來跟你分享,確保未來企業營運管理制度導入時,能更高效有益。

第一個致命錯誤是:規章的制定內容沒有參考相關部門的經驗。這個狀況要麻不是由老闆或管理部門主管自己單方面期待、不然就是只聽外面企管顧問的建議就去訂立制度,而沒有跟相關部門的主管討論。

我見過一家傳產企業,為了導入標準化的管理制度,借鏡日本企業管理顧問的專業,老闆拼命地寫了一大本的生產流程與作業標準,但是過程中都沒有生產線主管的參與,導致最後實際在生產和管理的時候,都是各說各話。當產值不如預期,或是出錯率變高的時候,老闆常常會覺得我有都寫啊,在第幾本的手冊裡,有寫這個狀況就應該是 ABCD,但是聽在生產線主管的耳裡,就像是嘮叨的媽媽,覺得老闆已經太久沒有在生產線上了,都不知道我們已經調整過順序了,現在在那邊講了一些理論,是沒有幫助的。

在這個狀況,或許老闆的理論和理想操作方式是正確的,但是由於跟現實脫勾,無法讓真正在執行的人能夠調整配合,最終這個操作手冊就是像是書店買回來的一本參考書,幫助不大、有空的時候參考。

第二個致命錯誤是:規章制度的內容要麻太過繁雜難懂、要麻就是簡略到沒有參考意義。這兩種狀況我都遇過,當我手上拿到這些資料時,我問了企業老闆一句,要是你,你遇到問題會拿來看嗎?我得到的答案總是不會。

內容繁雜難懂的具體案例是,一家五金連鎖業的門市營運手冊,厚厚一本像一本書一樣,內容包含了如何開店、關店、收銀規則、違犯事務、獎勵事務、總公司的期待、燈跑水電替換要點、倉庫管理要點等等等,而且這一本密密麻麻都是字。當人事主管跟我抱怨說,門市效率要改善,這些標準的做法手冊裡都有寫,但店員都不看時,我問了他幾句話,他就恍然大悟了。我說:大部分的門市店員,你覺得他們是喜歡讀書的?還是不喜歡讀書的?他說不喜歡讀書的,他們喜歡聽資深的跟他們說,反正聽話照做就好。我說好,那你覺得這麼厚一本,他在現場遇到問題,問同事比較快,還是去找裡面的做法比較快?他說問同事。我接著問,那如果是你,會做不一樣的選擇嗎?他說不會。這樣一來一往的溝通,這位人事主管就很發現落差在哪裡了。沒有人讀的手冊,有存在跟沒有是一樣的。

另外一種是內容簡略到沒有意義,有一家知名火鍋店,他們曾經展店到 200 家店面,但是後來萎縮倒大約 50 家左右,當二代在做接班擴展計畫時,我跟他們拿了火鍋備料的標準作業程序,當我拿到手時,我只看到一張 A4 的紙,上面寫著,火鍋湯底的備料食材,我問老闆,那做法呢?他說加盟主都會派人來店裡實習兩週,過程中會教,我說那學會了回去沒有發生過忘了的狀況嗎?他說常常,所以有的店好吃、有的店不好吃、然後還會改我的湯底。我說這就對了,這張 A4 的紙無法讓你標準化產品的品質,那這也就是為什麼你無法維護品牌的形象和產品的品質!

企業要導入標準化管理,有其必要性,然而如何把握合適的分寸,讓彈性和標準並存,就是一門學問了!導入標準化管理制度的過程,如果能夠留意上處兩大錯誤不要犯,那麼推動起來就會有效許多!

👉 想要找到立即的方法,不是花時間學沒完沒了的理論

而是直接了當處理公司問題,這些課程可以幫助你 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