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句話真的說到我心坎裡:「職稱讓你成為經理人,但部屬讓你成為領導者。

2019年4月9日,知名商業作家Tim Ferriss在他當天的podcast節目《Tim Ferriss Show》名為〈Eric Schmidt – Lessons from a Trillion-Dollar Coach〉訪問了前Google執行長以及前Alphabet (Google的母公司)執行董事長艾力克.施密特(Eric Schmidt)。這次訪談的主題是這本由他參與共同撰寫、比爾.坎貝爾(Bill Campbell)的傳記《一兆元的領導課》(暫譯,英文書名為《Trillion Dollar Coach》)。

比爾.坎貝爾是何許人也?坎貝爾職涯的前半場幾乎沒踏入過矽谷,而是一名美式足球教練。直到39歲才轉職做廣告業務,之後陸續擔任過手寫輸入電腦專用軟體公司Go,以及理財軟體公司直覺電腦(Intuit)的執行長。然而他真正備受推崇的原因,是矽谷中所有的叱吒風雲的人物,像是蘋果(Apple)創辦人史蒂芬.賈伯斯(Steve Jobs)幾乎都被他教練過;賈伯斯在1997年重回蘋果,就是在他的陪伴下,讓瀕臨倒閉的蘋果起死回生並且重返榮耀。

2002年Google只是一家新創公司,這家同是做搜尋引擎的小蝦米,和已經是大鯨魚的Yahoo根本不可同日而語。坎貝爾從那個時候開始就陪伴幾個學生創辦人一起走到Google上市。其他還有前 eBay 執行長約翰.杜納霍(John Donahoe)、前推特(Twitter)執行長迪克.科斯托洛(Dick Costolo)、現任臉書(Facebook)營運長雪柔.桑德伯格(Sheryl Sandberg)等,都曾經受過坎貝爾的指導。2016 年坎貝爾因病過世,施密特和兩位 Google 高階主管強納森.羅森柏格(Jonathan Rosenberg)與艾倫.伊格(Alan Eagle)聯手訪談逾 80 位了解坎貝爾的人,寫下《一兆元的領導課》,希望能傳承坎貝爾的教練技巧。

施密特在訪談中盛讚坎貝爾為「史上最偉大的教練,沒有之一」。

被他教練過的公司,把其市值加總超過兆元美金;但真正讓他變成傳奇的是:他對這些教練過的公司沒有收取任何酬勞!

因為其一、這是他想回饋給這個產業的方式。

其二、他不希望被金錢左右了他的心、判斷、與正直。非常了不起的人物!

時任執行長的施密特認為,Google有最聰明的人才,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所以只要讓員工找尋自己有興趣的專案,不需要主管插手,自然就會看到績效。因此有一段時間Google內部曾經移除掉管理職。但是坎貝爾2002年受邀到 Google 擔任顧問不久,在到處走訪各部門之後,他向施密特表示Google公司內需要主管。施密特心裡嘀咕,這傢伙怎麼一來就唱反調?所以對坎貝爾說:「我們這個制度運行一年了,一切正常。」坎貝爾沒有放棄,帶著施密特詢問工程師們:「你想要主管嗎?」接連好幾個員工都回答:「我想要有人可以幫我變強。」此時施密特才發現,他只想到員工能不能完成工作,卻忽略對方的成長需求。於是在2002年底,Google恢復了主管職。

坎貝爾曾經說過:「職稱讓你成為經理人,但部屬讓你成為領導者。」

施密特認為工程師不需要主管,也能勝任工作;去除多層級,更有利於快速溝通。

作為一位經理人,提升工作效率確實是該做的事。然而坎貝爾認為身為領導者,唯有讓員工感受到跟著你一起工作很有價值才算夠格。

如何讓部屬感覺工作有價值?

除了讓他們感覺到自我成長,還要能照顧到對方的情緒,如此員工才會願意跟隨你。

另外,練就快速解決問題,是作為一位經理人該培養的能力。

不過,坎貝爾認為領導者與其分析問題,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找到人,組建好的團隊,確保團隊有能力解決問題,尤其對執行長更是如此。

所以先安排團隊,再處理問題的思維是領導者該有的順序。而怎麼樣才能找到對的人?坎貝爾觀察的重點如下:

1.      了解面試者的性格和價值觀。面試者的用語,像是會說「我」做了什麼,還是「我們」,是坎貝爾觀察的重點。通常會說「我」的人可能偏向個人主義,而「我們」的人則代表他應該會以團隊優先。

2.      看中學習的意願與態度。坎貝爾只教導值得教導的人,如果不願意學習,就算是個天才,也寧可不用。

坎貝爾這位成就矽谷傑出領袖的偉大教練對於領導者的提點與教導,非常值得所有位居領導地位的人參考與借鏡。

這也讓我興起一個念頭:如果在人生當中能夠有一個這樣的人,在所有重大且困難決策時引領你,這是何其幸運的事情!

誠如這本書的作者之一,羅斯伯格所言,那瞬間就像是電影常說的「改變人生的時刻」。

因為「教練就是跟你說你不想聽的話,要你看你不想看的事,最後讓你成就你想成就事情的人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