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身為企業教練,我常很深入的進入企業,協助一家公司訂立制度、改善效率,然後會發現,花最多時間要處理的就是人的問題。而很多問題,都出在溝通不良的狀況上。

舉一些例子…

例子1:

A跟主管B說,我想建議這樣那樣做,可以幫助公司提升業績,然後主管B說,其實你說的那樣建議,有1.2.3.4.5.6.7的問題,這些我都想過了,是沒有用的。然後A就默默的離開了…

例子2:

C跟主管D說,為什麼你不這樣做呢?這樣不是比較好嗎?然後主管D說,這件事我要好好的想一想,規劃一下,然後C就覺得他沒有要做,也不想再溝通了

例子3:

E跟F說,我們現在要弄這個,不要做那個,然後F就把這個那個都做了,然後E就很無奈,不是跟你說了嗎?不要做那個…F就說,可是我覺得一起做沒關係啊…><

這些看起來都像是每個人,有自己的觀點、想法,所以做法不同是正常的。但是團隊,需要的就是合作、建立共識。無法合作,就是在『想法的交流上』出了問題,而人跟人之間的交流、建立共識,就是透過『溝通』來處理的。

溝通,是交換想法的行為。

所以當一個人在想什麼的時候,能不能把自己的完整想法溝通出來,就是第一個重點。

再來,當對方在給予溝通的時候,他就是在把想法拿出來跟你交流,你能不能夠好好的承接對方的想法,先吸收起來,再給予回應就是第二個重要的點。

接下來,你收到一個溝通,或許跟你的想法不太接近,也不是很認同,你該如何友善、完整的回應,又是另外一個重要的點。

上述的三個點,有任何一個部分,無法掌握好,就會造成不良的溝通。

上述的例子1. 

主管B就是在溝通的第二個重點上出錯了。沒有給予良好的回應,就先否定對方的想法,這是一種證明別人是錯的溝通方式,會很讓人不舒服,而且可能這樣一次就打翻了別人想要貢獻的意願,以後就沒有人要再給予建議了。

上述的例子2.

C在主管D回應的時候,就先入為主的認定他就是沒有要做了,但是D只是回應要想想。你有沒有發現,我們很容易『猜想』對方一定是怎樣…就是在對方的溝通中,加入了自己的猜想,然後解讀成另外一個意思,這樣也很容易造成誤解的溝通。

上述的例子3.

F在接受E的溝通的時候,可能已經在想,那我就一起做,但是他沒有回應給E知道,只是自己就開始這樣做,這也是一個常見的不良溝通,也就是不完整的溝通。已經想了,但卻沒有說,造成其他人不知道你其實有這個想法,所以莫名的就產生了不愉快。

這些狀況,在公司營運裡,屢見不鮮,而且在日常生活中,更是常有的人際關係問題,而且在企業接班上,上一代和企二代也是常有這些溝通的問題,沒有完整的想法交流,沒有認同對方想法的重要性,導致一個企業在接班傳承上,產生了很多問題。

我深深覺得,學習好良好的溝通技巧,就如同學會寫程式、運用一個工具,一樣的重要。當你可以有良好的溝通技巧的時候,你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誤會、不愉快,工作起來會有效率許多。

我在近期,也會開立一個溝通技巧的研習班,培訓好溝通能力,很多事情會運作得順暢的多。